人身险产品精准定价有了新标尺
10月29日,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 《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简称2025版生命表),包括养老类业务表、非养老类业务一表、非养老类业务二表和单一生命体表。同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做好<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发布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
《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规范人身保险产品费率厘定对生命表的使用。要求保险公司根据产品的责任特征,按照审慎性原则确定死亡发生率。二是规范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对生命表的使用。要求保险公司按照精算规定评估法定责任准备金的最低标准时,审慎判断产品主要责任,选择适用的发生率表类型。三是规范分红保险红利分配对生命表的使用。要求保险公司确保红利计算的公平性,保护保单持有人合法权益。四是强化保险公司精算工作的主体责任。要求保险公司切实发挥精算在风险保障与风险计量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建立健全产品精算管理的内部决策机制,建立可检视、可计量的回溯机制。五是积极发挥精算师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持续做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研究编制工作,健全精算师职业道德评价及管理机制,督促精算师持续提升专业性、独立性和职业道德。
生命表是保险产品定价、准备金评估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工具,基于被保险人历史保单数据编制而成,提供分业务、分年龄、分性别死亡率,反映保险人群的生存和死亡概率分布规律。
1996年,我国第一套生命表发布,之后,为及时反映我国人口结构和死亡率变化趋势,人身保险业每10年编制完善一次生命表,分别于2005年和2016年发布第二套和第三套生命表。2025年,精算师协会编制了第四套生命表,此次编制采集了行业近10年全量保单数据,数据样本量全球保险市场第一。经过多轮测算论证,第四套生命表能够客观科学反映行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保险人群生存和死亡概率,数据成熟可靠。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第四套生命表反映的人群风险变化特征,有助于保险公司科学精准设定保险保障责任,提供更加丰富多样、质优价稳的保险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保障和财富管理需要。《通知》对人身保险业科学规范使用第四套生命表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助于行业持续提升产品定价精准性、科学性,强化风险防控前瞻性、有效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精算师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金融监管总局的指导下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利用多种方式展开宣传,将项目成果向行业内外进行宣讲展示。同时,编写完成《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编制报告》和《国民人口老龄化应对教育读本》,向保险业从业人员提供多维参考,为人民群众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保险方案。(经济日报记者 于泳)
- 分享到微博 





